【中歐班列“東通道”通行數量累計突破3000列】截至8月11日,今年經中歐班列東通道滿洲里和綏芬河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累計通行3318列、發送貨物3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6.3%、16%,班列通行數量再創歷史新高。今年前7個月,中歐班列東通道日均運量較擴能改造前的2020年增長36.5%,增量居全國各口岸通道首位。(央視新聞)
【升級“政企廠銀”四重補貼 蘇寧易購818家博會啟動】8月13日,蘇寧易購“818家電家裝博覽會”暨主會場活動南京家博會拉開序幕,蘇寧易購聯合百大家電、家裝頭部品牌,推出億元讓利優惠,加碼“政府+銀行+蘇寧易購+品牌廠商”四重補貼,滿足消費者家電家裝一站式購物需求,將帶動家電家裝消費超20億元。據了解,蘇寧易購818家博會將持續至21日,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30個分會場也將陸續啟動。(中新經緯APP)
【敦煌:全市范圍內實施靜默管理】據“敦煌發布”消息,近日,敦煌鄰近多地出現疫情,整體形勢嚴峻復雜。8月10日以來,多例有敦煌旅居史的游客離敦后確診。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風險,保障市民群眾、游客朋友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敦煌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期間全域實施靜默管理。(中新經緯APP)
【重慶市南岸區解除部分區域臨時管控】重慶市南岸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于解除部分區域臨時管控的通告:自2022年8月12日23時起,解除南坪街道轄區內的臨時管控區域南坪街道商業大樓(南坪西路3號)的管控,調整后實施常態化防控措施。(中新經緯APP)
【國家衛健委:12日新增本土“646+1359”】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8月1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本土病例646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359例。(中新經緯APP)
【新疆新增本土“2+334”】據新疆衛健委網站通報,8月12日0至24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增確診病例2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34例。(中新經緯APP)
【?诿捞m機場國內客運航班13日起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據“?诎l布”微信號消息,自8月13日起,全面恢復?诿捞m國際機場國內客運航班常態化運行。自8月7日起,7日內有省內涉疫市縣(區)旅居史的旅客,在嚴格做好健康管理的前提下, 8月13日、8月14日執行7天5檢(第1、2、3、5、7天,采樣時間或出結果時間、當日或往前推一日均可),滿足以上條件方可購買客票,經機場查驗后方可登機離島。(中新經緯APP)
【三亞12日新增“472+760”】微信號“三亞發布”消息,2022年8月12日0—24時,三亞市新增472例確診病例(其中5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760例無癥狀感染者。8月1日0時至8月12日24時,累計發現確診病例2633例、無癥狀感染者2826例。(中新經緯APP)
【美股高開高走,五家擬退市中企集體收跌】美東時間周五,美國三大股指高開高走,標普500指數連續4周上漲,為2021年11月以來首次。具體看,道指漲1.27%報33761.05點,納指漲2.09%報13047.19點,標普500指數漲1.73%報4280.15點。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線上漲,蘋果漲2.14%,亞馬遜漲2.07%,奈飛漲2.72%,谷歌漲2.39%,臉書漲1.7%,微軟漲1.7%。此外,北京時間12日下午,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鋁業、上海石化先后發布公告,擬將公司美國存托股份從紐交所退市。受上述消息影響,中石化等擬退市中企集體收跌,中國人壽收跌1.53%,中石化收跌1.76%,中石油收跌1.67%,中國鋁業收跌0.87%,上石化收跌1.43%。(中新經緯APP)
【美股三大指數高開】道指開盤漲0.41%,納指漲0.67%,標普500指數漲0.51%。Toast漲逾16%,二季度銷售額好于預期;中國多家公司擬將美國存托股份從紐交所退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鋁業跌約4%。(中新經緯APP)
22:21
V觀財報|招商證券被立案!剛被警示,高管頻繁變動
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招商證券被證監會立案了,牽涉到2014年的獨立財務顧問業務工作。 涉2014年獨立財務顧問業務工作 12日晚間,招商證券公告稱,當天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證監立案字0382022020 號)。因公司2014年在開展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現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財務顧問業務工作期間未勤勉盡責,涉嫌違法違規,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來源:招商證券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證券近日還被監管警示。在8月9日,深圳證監局網站公布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決定對招商證券出具警示函。 深圳證監局表示,招商證券在在從事投資銀行類業務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保薦業務中,個別項目對發行人的收入確認、核心技術、研發費用核算盡職調查不充分。 二是債券承銷業務中,個別項目對發行人的債務情況,對外擔保情況,償債能力,關聯交易情況,重大仲裁、訴訟和其他重大事項及或有事項等盡職調查不充分。 三是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個別項目對原始權益人、托管人的資信水平等盡職調查不充分;盡職調查報告未包含對重要債務人進行盡職調查的情況;存續期管理對基礎資產現金流監督檢查不到位,未發現涉及基礎資產現金流的重大事項并發布臨時公告。 高管頻繁變動 資料顯示,招商證券是招商局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2009年登陸滬市主板,2016年在港交所上市。去年以來,招商證券高管頻繁變動。 7月4日晚間,招商證券公告,副總裁李宗軍因年齡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2021年年報顯示,李宗軍時年56歲。 5月13日晚間,招商證券披露,副總裁張慶因個人身體原因,遞交辭呈;同時,新聘任張浩川作為副總裁。當天,董事王大雄遞交書面辭職報告,因退休原因申請辭去第七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職務。 2021年10月8日,招商證券公告稱,熊劍濤因決定專注于個人其他事務,申請辭去公司執行董事、總裁、首席信息官等全部職務。 此外,2021年12月23日,副總裁吳光焰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副總裁職務。同年11月3日,副總裁鄧曉力因年齡原因,申請辭去副總裁職務。同年5月21日,副總裁謝繼軍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副總裁職務。 高管變動,業績也受到了影響。一季報顯示,招商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6.96億元,同比下降38.01%;歸母凈利潤14.90億元,同比下降42.99%。(中新經緯APP)20:23
V觀財報|時隔兩年,盈方微恢復上市!股民:最便宜芯片股,搶
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12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盈方微股票將恢復上市。 恢復上市 公告顯示,此前因盈方微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公司股票自2020年4月7日起暫停上市。 2021年5月10日,盈方微向深交所提交了股票恢復上市的申請。2022年8月2日,深交所第十屆上市委員會召開第421次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的申請。2022年8月6日,公司完成了對前述會議意見的落實。 前一日,盈方微已連發多條公告,稱公司股票將自8月22日起恢復上市,股票簡稱由“*ST盈方”申請變更為“盈方微”。 公告顯示,此前于2021年,盈方微披露,公司2020年度實現的營業收入為69996.61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04.86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807.80萬元。董事會認為公司已經符合提出恢復上市申請的條件,因此向深交所提出恢復上市。 2022年2月14日,盈方微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議案》。本次會計差錯更正后,公司2020年度實現的營業收入為69996.61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11.93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10.46萬元。根據相關規定,公司仍符合恢復上市的條件。 在盈方微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報收2.25元/股。因此復牌公告發出后,股吧中的股民表示,“最便宜的芯片股即將上市,一個字,搶”,也有股民討論,“能不能(漲)到100元”。 來源:股吧 芯片概念股? 公開資料顯示,盈方微為集成電路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電子元器件分銷雙主業的經營模式。公司以全資子公司上海盈方微、控股子公司紹興華信科為主體開展芯片的研發設計業務;通過控股子公司華信科及WORLD STYLE開展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 盈方微近日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12.64億元,同比減少7.24%;凈利潤574.18萬元,同比增長657.60%;扣非后凈虧損452.11萬元,同比減少752.38%。 不過,從半年報中分行業營收來看,公司集成電路設計及銷售業務占營收比重僅0.04%,而99.18%為電子元器件分銷。 來源:公告 盈方微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華信科及WORLD STYLE多年深耕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一直代理國內外知名電子元器件原廠的產品,并將相關產品分銷至眾多大型優質客戶。通過多年積累,華信科及WORLD STYLE已與多家大型知名供應商、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如匯頂科技、三星電機、唯捷創芯、微容電子、好達電子、思特威、聞泰科技、丘鈦科技、小米、歐菲光、龍旗科技等。(中新經緯APP)19:40
V觀財報|首次中報凈利下跌,安防龍頭?低曉趺戳?
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12日,安防龍頭?低暟肽陥箫@示,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來首次中報凈利同比下滑。 公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低暊I收約372.58億元,同比增長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7.59億元,同比減少11.14%。 毛利下降或是?低晝衾麥p少的原因之一。公告顯示,分產品來看,?低曋鳂I產品及服務毛利率同比降低2.88%,主業建造工程毛利率同比降低11.50%,創新業務毛利率同比降低1.39%。 ?低暠硎,報告期內,公司國內市場遭遇疫情挑戰,境外市場遭遇負面輿情,對公司的穩健經營帶來沖擊。公司保持與各方的通暢交流,努力消除誤解,保持戰略備貨水位,保障業務穩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Wind數據顯示,本次是?低曌2010年上市以來首次中報凈利同比下滑。 來源:Wind 公開資料顯示,?低曋鳡I業務為視頻產品和內容服務提供商,公司產品已涵蓋視頻監控系統的所有主要設備,包括前端采集設備、后端存儲及集中控制、顯示、管理及儲存設備。 二級市場上,?低暷陜瘸收鹗幭碌厔,截至8月12日,公司股價已跌超35%。不過作為安防概念龍頭股,?低暱偸兄等杂3152億元。(中新經緯APP)19:12
V觀財報|華陽股份事故不斷!二礦剛復產,后腳另一煤礦又停產了
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主營煤炭生產的華陽股份近期風波不斷。 12日晚間,華陽股份公告稱,8月11日收到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西局《行政處罰決定書》,要求下屬控股子公司山西平舒煤業有限公司(平舒礦)停產整頓。平舒礦于2022年7月27日發生一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根據安全事故等級劃分為一般事故。平舒礦已于8月11日停產,正在按照有關要求落實整改措施。 據介紹,平舒礦核定產能90萬噸/年,占全公司煤礦核定產能的2.33%。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0.83億元,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48%。 華陽股份稱,此次停產對公司業績影響暫無法預測,公司將積極做好煤礦停產整頓工作,爭取早日驗收復產。 來源:華陽股份公告 而就在同一天(8月11日),華陽股份的二礦剛剛恢復生產。 當天盤后,華陽股份公告稱,分公司二礦因2022年7月25日發生一起1人死亡事故而停產。8月10日,公司收到了陽泉市應急管理局的通知,同意二礦恢復生產,二礦于2022年8月11日開始恢復生產。 華陽股份稱,二礦核定產能810萬噸/年,占全公司煤礦核定產能的20.98%。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2.78億元,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16.52%。經初步統計,截至8月10日,二礦本次因事故共停產16天,發生停工費用約1281萬元,對公司整體生產經營及經營業績所產生的具體影響須以審計機構年度審計確認后的結果為準。 另外,在8月5日盤后,華陽股份還公告稱,8月4日收到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西局《行政處罰決定書》,要求下屬控股子公司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開元礦)停產整頓。開元礦于2022年6月10日發生一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根據安全事故等級劃分為一般事故。開元礦已于8月4日24時停產。 針對此次停產對于公司業績的影響,華陽股份同樣表示,暫無法預測。數據顯示,開元礦核定產能300萬噸/年,占全公司煤礦核定產能的7.77%。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8.40億元,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4.84%。 華陽股份是地方國有企業,實控人為山西省國資委。官網介紹,華陽股份成立于1999年12月30日,2003年8月21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是國內最大無煙煤上市企業。公司注冊資本為24.05億股,控股股東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5.52%。 前述提到的二礦,全稱為“山西華陽集團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礦”,與一礦(全稱:山西華陽集團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一礦)均為華陽股份旗下主要從事煤炭開采、洗選加工的分公司。 據官網介紹,一、二礦多年被評為全國“高產高效礦井”和“特級質量標準化”“現代化礦井”;一礦還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記“集體特等功”。(中新經緯APP)18:58
V觀財報|航天動力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12日盤后,航天動力發公告稱,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航天動力表示,在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 公開資料顯示,航天動力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大型上市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于1999年12月公司,公司以航天液體動力技術為核心,主要從事特種裝備研發制造和節能環保產業,產品已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交通、能源、工程機械、公共事業、軍工等行業和領域。 此前,航天動力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虧損為2659萬元到3250萬元。 雖然業績預期不佳,但航天動力在二級市場上表現強勢,從年內低點算起,公司股價已反彈超50%。(中新經緯APP)17:25
V觀財報|突發!中石油、中石化等中企擬將美存托股從紐交所退市
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12日盤后,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鋁業、上海石化先后發布公告,擬將公司美國存托股份從紐交所退市。 公告顯示,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鋁業、上海石化存托股份申請退市的理由基本相同,包括:公司美國存托股份交易量與公司境外普通股(“H股”)全球交易量相比有限、維持存托股在紐交所上市和該等存托股及其對應H股涉及的定期報告相關內容行政成本較高等。 來源:公告 上述五家公司申請自愿將存托股從紐交所退市,并撤銷該等存托股及其對應H股在證券交易法項下的注冊。 從時間節點看,上海石化已于8月12日通知紐交所;中國人壽、中國鋁業擬于8月22日或前后向美國證交會提交相關表格,退市情形預計在表格提交10日后生效,存托股在紐交所交易的最后日期預計為9月1日或之后;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擬于8月29日或前后向美國證交會提交相關表格。(中新經緯APP)16:32
V觀財報|陜西建工澄清“高層大換血”:正常人事變動
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陜西建工12日公告稱,公司近期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變動,屬正常人事變動。 具體來看,陜西建工表示,近日,有媒體在網絡發布有關公司高層領導“大換血”的文章,提及公司近期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變動情況,有投資者提出公司高層變動是否與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有關。 圖片來源:陜西建工公告 陜西建工對此回應稱,經核實,公司近期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變動,屬正常人事變動,本次變動的部分高級管理人員因工作需要去控股股東陜西建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任職,一名高級管理人員因退休請辭,與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無關。 為避免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在澄清聲明中,陜西建工指出,原副總經理楊海生、章貴金及原總經濟師吳純璽因工作崗位變動,于公司控股股東陜西建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等有關職務,根據《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公司章程》等法規制度要求,故申請辭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原副總經理雷曉義因退休原因,故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公司原監事會主席肖新房因工作崗位變動原因,故申請辭去公司監事、監事會主席職務。對此,公司監事會已同意提名吳純璽為公司第七屆監事會監事候選人,待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陜西建工表示,上述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變動屬正常人事變動,公司目前經營管理層穩定,建設項目均有序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 中新經緯注意到,近期,陜西建工披露了多個人事變動情況。公告稱,公司多位高管先后遞交書面辭職報告。 此前,陜西建工還披露了1-6月經營情況簡報。 簡報指出,經初步統計,2022年1月至6月,陜西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累計新簽合同1583個,新簽合同總額2007.49億元人民幣,合同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約21.35%。其中,新簽國內工程合同額1983.11億元,新簽國際工程合同額24.38億元。 二級市場方面,陜西建工股價較上一交易日漲0.43%,報收于4.65元。截至目前,其總市值為171.5億元。(中新經緯APP)21:16
V觀財報|ST海航擬定增108億,發行對象成立不足一年
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11日晚,ST海航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約108.704億元。 公告顯示,ST海航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價格為1.09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108.70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擬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ST海航指出,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3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率(合并口徑)分別為68.40%、113.52%、92.34%及94.91%,呈持續上升趨勢。特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公司短期風險和不確定性有所提高。為避免目前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限制公司業務發展,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融資,將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可有效改善公司資本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財務穩健性。 公告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發行對象為瀚巍投資,系公司控股股東方大航空的控股子公司海航航空集團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按照《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瀚巍投資為本公司的關聯方。瀚巍投資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為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ST海航表示,2021年12月,公司引入方大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2021年12月31日,根據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十家子公司重整計劃》已執行完畢,公司風險處置工作已完成,各類債權將依法得到妥善清償,合規問題已得到妥善解決。 據悉,本次收購完成后,瀚巍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將由25.25%增加至42.50%,超過30%。鑒于瀚巍投資的一致行動人方威在本次收購之前已獲得公司控制權,且瀚巍投資已承諾認購的本次非公開發行的A股股票自本次非公開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經公司股東大會非關聯股東審議通過后,瀚巍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可以免于發出要約。 值得注意的是,瀚巍投資成立尚不足一年,尚未對外開展業務。 在上述公告中,ST海航還披露了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計劃。ST海航表示,于2022年—2024年,公司按如下順序進行利潤分配:1、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但不得超過稅法規定的彌補期限;2、繳納所得稅;3、彌補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之后仍存在的虧損;4、提取法定公積金;5、提取任意公積金;6、向股東分配利潤。(中新經緯APP)20:21
V觀財報|中芯國際二季度凈利降25%,產能利用率下滑
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11日晚間,中芯國際披露二季報顯示,期內實現銷售收入19.03億美元,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41.6%;本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5.14億美元,環比增長15.0%,同比下滑25.2%。毛利為7.50億美元,環比持平,同比增長85.3%;毛利率為39.4%,今年第一季為40.7%,去年第二季為30.1%。 中芯國際管理層表示,由于疫情對于人員流動的管控,部分工廠歲修并沒有在二季度進行,使疫情對于產出的整體影響低于預期,因而當季收入和毛利率都略超指引。 來源:中芯國際二季報 二季報還顯示,期內研究及開發費用增至1.88億美元,第一季為1.65億美元,變動主要由于期內研發活動增加。資本開支為16.72億美元,第一季為8.69億美元。 產能方面,中芯國際月產能由今年第一季的649125片約當8英寸晶圓,增加至第二季的673750片約當8英寸晶圓。產能利用率由第一季的100.4%降至期內的97.1%。 來源:中芯國際二季報 在財報中,中芯國際還披露了第三季指引,預計三季度銷售收入環比持平到增長2%,毛利率在38%到40%之間。 中芯國際管理層表示,“目前看來,這一輪周期調整至少要持續到明年上半年,但可以確定的是,集成電路行業需求增長和全球區域化趨勢不變,雖短期有調整,但本土制造長期邏輯不變,我們對于公司的中長期成長依然充滿信心! 同日,中芯國際還發布公告稱,趙海軍辭任執行董事職務,辭任后將繼續擔任公司聯合首席執行官。William Tudor Brown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董事會薪酬委員會主席、審計委員會成員、提名委員會成員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職務。均自2022年8月11日起生效。 同時,委任吳漢明擔任公司第一類獨立非執行董事、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成員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年度現金酬金55000美元;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范仁達擔任董事會薪酬委員會主席;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劉明院士擔任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成員。均自2022年8月11日起生效。 中芯國際公布的簡歷顯示,吳漢明,現年70歲,為微電子技術專家,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博士學位,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院長,浙江創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董事長,睿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拓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以及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中新經緯APP)19:30
V觀財報|15萬股民懵圈!*ST方科涉嫌違規披露重要信息案2019年被立案
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ST方科11日晚公告,近日,公司至公司所在地派出所查詢獲知,公司因涉嫌違規披露重要信息案于2019年被大連公安立案偵查。 *ST方科稱,上述違規披露重要信息事項與公司2017年5月被證監會行政處罰系同一事項。公司在現行法律法規體系下不會因該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而被追究刑事責任;公司上述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也不涉及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2017年5月9日,方正科技(*ST方科)發布關于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公告稱,方正科技未按照規定披露關聯交易,方正集團、武漢國興未按規定披露持有方正科技股票事項。證監會決定方正科技等及相關涉事人進行處罰,其中,決定對方正集團、方正科技、武漢國興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 2021年方正科技虧損擴大至12.1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后凈利潤為10.96億,因業績接連虧損,并無改善,*ST方科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5月6日股票簡稱變更為*ST方科。 Wind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ST方科擁有股東148994戶。8月11日,*ST方科收跌0.40%,報2.47元。 7月14日,*ST方科發布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21500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持續出現虧損。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23000萬元左右。 對于虧損原因,*ST方科解釋,報告期內,公司債務和資金壓力仍在持續,IT系統集成業務方面,在不利宏觀環境和資金短缺情況下,業務開展不及預期,出現持續經營虧損。寬帶接入業務方面,除市場競爭持續激烈外,債務和資金壓力的持續也對客戶開發及維護等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導致方正寬帶用戶持續流失,出現持續經營虧損。(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17:09
V觀財報|半年賺700億、擬分紅400億,中國移動:2023年比例更高
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11日盤后,中國移動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8.9%。 公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營業收入4969.34億元,同比增長12%;歸母凈利潤702.75億元,同比增長18.9%;基本每股收益3.29元,同比增長14.1%。 分業務來看,中國移動上半年數字內容收入達到116億元,同比增長50.6%;咪咕視頻全場景月活躍客戶同比增長72.5%;云游戲全場景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49.4%。金融科技方面,產業鏈金融業務規模近人民幣300億元,同比提升157%;和包月活躍客戶同比增長197.9%。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將從2021年的39.8%提升到50%以上,中國信息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12.5萬億元增長到22.8萬億元,為公司數智化轉型提供寶貴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公司轉型發展也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緣政治沖突影響交織疊加,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等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經營產生影響。 同日,中國移動披露2022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公司擬每股派發人民幣1.8942元(含稅),合計約派發404.66億元。中國移動表示,2023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逐步提升至當年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70%以上。(中新經緯APP)08:38
V觀財報|迎合熱點炒作股價?18天14漲停*ST未來被問詢
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10日盤后,“沾鋰成妖”的*ST未來公告,股票交易停牌核查。同日還披露,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對資產購買預案是否存在迎合熱點炒作股價等作出說明。 停牌核查 公告顯示,*ST未來股價近期累計漲幅較大,期間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自7月18日起至8月10日收盤,累計漲幅達到80.44%,累計偏離值達到80.38%,其中14個交易日漲停。 *ST未來表示,鑒于公司股價近期波動較大,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將就股票交易波動情況進行核查。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8月11日開市起停牌,披露核查公告后復牌。 迎合熱點炒作股價? 此前,*ST未來披露重大資產購買預案。支付現金的方式向王明悅、亓亮、濟南駿華收購其所持有的瑞福鋰業的70.00%股權、向和田瑞福收購其所持有的新疆東力的70.00%股權,轉讓價格合計不超過38.5億元。*ST未來表示,收購瑞福鋰業、新疆東力的70%-100%股權,通過整合鋰礦開采、加工提煉等上下游產業,以布局新能源產業。 公開信息顯示,原滬市公司美都能源曾于2018年3月公告以29.06億元收購瑞福鋰業98.51%股權,當年4月支付首筆收購款并持有瑞福鋰業71.04%股權,后因其未達成業績承諾而終止。瑞福鋰業前期與關聯方王明悅、亓亮存在關聯方資金拆借情況。 對此,問詢函要求*ST未補充披露兩項標的資產各自的預估值,預估交易價格確定的依據與合理性;本次收購兩項標的資產70%股權的原因及考慮,是否已就剩余股權存在相關安排;美都能源前次收購的相關背景及終止原因,是否存在影響本次交易的相關承諾或協議安排,標的資產是否仍與美都能源在資金拆借、債務擔保、業務開展等存在往來,本次重組交易推進目前是否存在實質性障礙并提示風險;瑞福鋰業前期與關聯方拆借資金是否已收回,瑞福鋰業與新疆東力是否存在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本次交易是否符合《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10號》的規定。 問詢函同時指出,報告期內,*ST未來年報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以及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已自年報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疊加其他風險警示,且因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而被證監會立案。公司披露存在貨幣資金舞弊情形,資金占用發生額達38.1億元,違規擔保發生額達12億元。公司控股股東上海晶茨股票質押比例為79.89%,占公司總股本的20.92%。 對此,上交所要求*ST未來補充披露公司目前是否仍存在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情形;本次收購是否會導致公司資金流向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結合公司主營業務及發展戰略,標的資產的財務數據及市場地位,說明跨界高溢價收購的原因及必要性;結合公司在鋰領域已有的技術、人才儲備、市場資源等,說明公司是否具備充足的資金投入能力和業務整合能力,本次收購決策是否審慎合理,是否符合公司發展戰略,能否有助于提升公司經營質量,是否存在迎合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并再次向市場充分提示該投資事項可能面臨的風險。 此外,問詢函還要求*ST未來對貨幣資金是否存在受限、瑞福鋰業經營業績與其估值是否匹配、瑞福鋰業和新疆東力報告期內凈資產為負的原因等作出說明。 Wind信息顯示,*ST未來主要經營范圍包括:對采礦業的投資、開發、管理,礦產品銷售,礦山設備及備件備品的購銷,采選礦技術服務,供應鏈管理,金屬材料及制品、橡塑制品、化工原料及產品(除危險化學品、監控化學品、民用爆炸物品、易制毒化學品、煙花爆竹)、機電設備及配件、食用農產品的銷售,貨物運輸代理,倉儲、裝卸服務(除危險品),煤炭經營,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經營業績方面,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ST未來預計虧損2405.32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2907.73萬元。 對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ST未來解釋稱,主要系本期貿易業務較上年同期減少,導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有所減少。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8月10日收盤,*ST未來報23.71元/股。(中新經緯APP)07:51
V觀財報|ST海航涉嫌信披違規被罰300萬,多名高管“組團”辭職
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8月10日晚間,ST海航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海航控股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證監會依法擬對其作出行政處罰。 針對違法行為,證監會擬定對海航控股有限公司給予警告,并合計處以罰款300萬元;前總裁、董事長徐軍任職期間審批違規擔保143筆,合計處以罰款100萬元。 同日,ST海航多名高管辭職。據公告披露,公司董事會于2022年8月10日收到董事徐軍、陳明先生、劉強及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李曉峰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調整原因,徐軍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及董事會下屬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陳明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職務,李曉峰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職務;因個人原因,劉強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及董事會下屬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 ST海航稱,公司將盡快聘任新的董事會秘書,董事長程勇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公告截圖 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ST海航稱,公司于2022年8月10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2〕123號)。經查,海航控股涉嫌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集團)通過“海航集團-事業部/產業集團-單體公司”三層管理結構實際管理下屬公司。在財務上施行全集團一體化、垂直化、三層式控制及管理:在資金上施行現金流一體化管理,資金由海航集團統一調撥。海航控股屬于前述“單體公司”,在財務資金管控方面缺乏獨立性,其與相關關聯方的資金往來、簽署對外擔保合同等,均在海航集團組織及操控下完成。由此導致海航控股未按規定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和關聯擔保,具體如下: 一、未按規定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 (一)相關關聯方及資金占用情況 海航集團、北京集信等65家公司構成海航控股的關聯方。2018年至2020年期間,海航控股與海航集團等上述關聯企業發生非經營性關聯交易2849筆,金額1652.15億元,其中資金拆借為1384.57億元、對外擔保資金扣劃184.79億元、放棄債權74.79億元、承擔債務8億元。 上述關聯交易是在海航集團的要求和安排下發生的,均沒有商業實質,屬于非經營性關聯交易,構成資金占用。2020年12月31日,海航集團等65家關聯企業占用海航控股資金余額372.78億元。2021年12月31日,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海南高院)裁定破產重整計劃執行完畢,海航控股被違規占用資金余額393.01億元。 (二)未及時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 經查,2018年,海航控股與海航集團等65家關聯企業發生非經營性關聯交易1198筆,轉出交易865筆444.02億元,轉入交易333筆390.22億元,交易金額合計834.24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739.57億元)的112.80%。2019年,海航控股與海航集團等65家關聯企業發生非經營性關聯交易1217筆,轉出交易880筆218.55億元,轉入交易337筆194.96億元,交易金額合計413.51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87.50億元)的60.15%。2020年,海航控股與海航集團等65家關聯企業發生非經營性關聯交易434筆,轉出交易300筆315.97億元,轉入交易134筆88.43億元,交易金額合計404.40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21.07億元)的65.11%。其中,2020年7月至12月,海航控股與海航集團等65家關聯企業發生非經營性關聯交易153筆,轉出交易117筆152.78億元,轉入交易36筆61.28億元,交易金額合計214.06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21.07億元)的34.47%。 海航控股應當及時披露上述信息,其未按規定及時披露。至2021年1月30日,海航控股自查報告披露資金占用余額為380.22億元。 (三)定期報告重大遺漏 經查,2018年半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轉出交易234.52億元,轉入交易239.10億元,合計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739.57億元)的64.04%,占當期報告凈資產(735.89億元)的64.36%,未披露2018年6月30日海航控股非經營性關聯交易余額63.27億元。 2018年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轉出交易444.02億元,轉入交易390.22億元,合計占當期報告凈資產(687.50億元)的121.34%,未披露2018年12月31日海航控股非經營性關聯交易余額121.65億元。 2019年半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轉出交易117.40億元,轉入交易81.75億元,合計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87.50億元)的28.97%,占當期報告凈資產(686.98億元)的28.99%,未披露2019年6月30日海航控股非經營性關聯交易余額157.31億元。 2019年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轉出交易218.55億元,轉入交易194.96億元,合計占當期報告凈資產(621.07億元)的66.58%,未披露2019年12月31日海航控股非經營性關聯交易余額145.24億元。 2020年半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轉出交易163.19億元,轉入交易27.15億元,合計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21.07億元)的30.65%,占當期報告凈資產(516.64億元)的36.84%,未披露2020年6月30日海航控股非經營性關聯交易余額281.28億元。 海航控股應當充分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的相關情況,而其未按規定在《2018年半年度報告》《2018年年度報告》《2019年半年度報告》《2019年年度報告》《2020年半年度報告》中披露上述非經營性占用資金事項,構成重大遺漏。 二、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擔保 (一)未及時披露關聯擔保 經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海航控股存在未及時披露關聯擔保197筆,擔保金額合計395.73億元。具體如下: 2018年,海航控股向航空集團等11家關聯方提供66筆擔保,擔保金額207.89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739.57億元)的28.11%。 2019年,海航控股向大新華航空等9家關聯方提供110筆擔保,擔保金額135.48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87.50億元)的19.71%。 2020年,海航控股向大新華航空等3家關聯方提供21筆擔保金額52.36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21.07億元)的8.43%。其中,2020年7月至12月,海航控股向大新華航空等3家關聯方提供12筆,擔保金額27.00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21.07億元)的4.35%。 (二)定期報告重大遺漏 經查,2018年半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向首都航空等18家關聯方提供的89筆關聯擔保事項,擔保余額332.46億元,合計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739.57億元)的44.95%,占當期報告凈資產(735.89億元)的45.18%,含當期新增16筆關聯擔保,擔保余額35.26億元。 2018年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向首都航空、大新華香港等20家關聯方提供的104筆關聯擔保事項,擔保余額345.49億元,合計占當期報告凈資產(687.50億元)的50.25%,含當期新增33筆關聯擔保,擔保余額67.01億元。 2019年半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向首都航空等19家關聯方提供的137筆關聯擔保事項,擔保余額370.47億元,合計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87.50億元)的53.89%,占當期報告凈資產(686.98億元)的53.93%,含當期新增39筆關聯擔保,擔保余額23.85億元。 2019年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向首都航空等22家關聯方提供的140筆關聯擔保事項,擔保余額332.07億元,合計占當期報告凈資產(621.07億元)的53.47%,含當期新增8筆關聯擔保,擔保余額10.80億元。 2020年半年報,海航控股未披露向首都航空等22家關聯方提供的112筆關聯擔保事項,擔保余額311.02億元,合計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621.07億元)的50.08%,占當期報告凈資產(516.64億元)的60.20%,含當期新增9筆關聯擔保,擔保余額25.36億元。 證監會認為,海航控股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了2005年《證券法》第六十三條和《證券法》第七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構成了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所述“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一款所述“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本法規定報送有關報告或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和《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所述“信息披露義務人報送的報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違法行為。 本案違法行為跨越新舊法,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針對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的相關違法行為,根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證監會擬決定: 一、對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200萬元罰款; 二、對徐軍給予警告,并處以70萬元罰款; 三、對劉位精、陳明、張志剛、馬志敏、李曉峰、張鴻清、趙國剛、蕭飛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針對2020年7月至12月的相關違法行為,根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證監會擬決定: 一、對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100萬元罰款; 二、對徐軍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 三、對劉位精、李曉峰、張鴻清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20萬元罰款。 針對謝皓明、孫棟的違法行為,根據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證監會擬決定: 一、對謝皓明給予警告,并處以25萬元罰款; 二、對孫棟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罰款。 海航控股被ST是因為公司此前存在的原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未披露擔保、需關注的資產等事項,因原關聯方未能在一個月內解決上述問題,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而在立案調查結束后,公司就可以按規定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摘帽申請。 不過,根據ST海航不久前發布的半年業績預告,上半年預計虧損超過119億元,上年同期為-8.81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256.41%至1371.06%,并且再度資不抵債。 ST海航方面表示,如果公司在2022年末經審計的凈資產依然為負值,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在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中新經緯APP)23:49
V觀財報|龍湖集團:商票都已兌付,無任何逾期支付
中新經緯8月10日電 龍湖集團10日晚間發布自愿性公告稱,集團營運正常,具備充足的可動用現金儲備;公司到期商票都已經兌付,沒有任何逾期支付。 截圖來源:龍湖集團官網 具體來看,公告稱,龍湖集團董事會知悉公司股份價格今天有偏離市場的異常波動。董事會確認,在作出一切有關本公司于合理情況下的相關查詢后,董事會并不知悉導致股份價格偏離市場異常波動的任何原因,也不知悉任何必須公布以避免本公司證券出現虛假市場資料或根據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須于披露的任何內幕消息。 公告還指出,董事會確認,龍湖集團營運正常,具備充足的可動用現金儲備。公司的未經審核營運數據及新增土地儲備情況每月通過聯交所及本公司網站及時發布,及時履約境內外到期債務及票據,同時于二級市場積極回購公司債券。公司到期商票都已經兌付,沒有任何逾期支付。 中新經緯注意到,上海票據交易所官網10日也發布公告稱,近日,網傳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存在大量商票“逾期”記錄。經核實,截至2022年8月10日,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無商票違約和拒付記錄,相關謠傳并不屬實。 港股市場上,龍湖集團10日暴跌超16%。龍湖集團10日下午召開投資者交流會,關于股價下跌,龍湖集團董事會主席吳亞軍表示,并沒有太在意,原因主要是源于市場的驚慌,而龍湖是很淡定和從容的。 針對網傳商票逾期一事,龍湖相關人士此前對中新經緯表示,龍湖在2021年就不開商票,所謂商票逾期純屬造謠。(中新經緯APP)20:36
V觀財報|免息借款,又一家上市公司“幫”員工買房
中新經緯8月10日電 10日晚,泉峰汽車公告稱,擬為公司員工提供購房無息借款,總額不超過人民幣750萬元。 公告顯示,泉峰汽車于8月10日召開相關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為公司員工提供購房借款的議案》,借款總額度不超過人民幣750萬元,在此限額內資金額度可滾動使用。 據悉,泉峰汽車或合并報表范圍內下屬子公司正式員工,個人績效考核結果達到規定等級并滿足一定的任職年限均有借款資格。在職期間只能享受一次購房借款福利。同時,借款僅用于員工購買私有住房(包括還貸),原則上所購住房的區域僅限于員工工作的所在城市(含郊縣)。 在購房要求上,公告明確用于員工個人或夫妻雙方唯一住房的首付或還貸,借款期限為五年,按月或分年償還公司貸款。 泉峰汽車表示,公司主要向業績優秀或為公司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提供經濟資助,幫助他們購買私有住房,以激勵員工為公司發展長期服務。該事項不會影響公司正常業務開展及資金使用。同時,此舉有利于提高公司凝聚力,激勵員工,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合法權益的情形,相關決策程序合法合規。 值得注意的是,中新經緯梳理發現,2022年以來,包括八方股份、岳陽興長、吉比特、泰和新材、思源電氣、麥格米特、迪普科技、泰和新材、水星家紡等上市公司均披露過提供購房借款福利。 不過,相較于其他上市公司設置簽約工作年限、借款上限等情形,在泉峰汽車此次的購房借款計劃并未出現。 公開資料顯示,泉峰汽車主要從事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二級市場上,泉峰汽車股價在2022年經歷了“過山車”,在前四個月跌超60%后開啟了震蕩反彈之路。截至10日收盤,公司股價報31.06元/股,年內仍跌超30%。(中新經緯APP)16:18
V觀財報|原材料價格上漲致成本增加 桃李面包再現“增收不增利”
中新經緯8月10日電 10日下午,桃李面包發布半年報稱,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58億元,同比下降2.90%。 增收不增利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桃李面包實現營業收入32.06億元,同比增長9.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8億元,同比下降2.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1.42%。 圖片來源:桃李面包半年報 桃李面包指出,公司核心產品桃李品牌的面包及糕點實現的營業收入317851.5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5242.18萬元,增長了8.63%,其占公司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9.15%。醇熟等明星產品繼續獲得穩步增長,輕乳芝士蛋糕、撕圈黃油面包等新產品呈現較高速增長,產品綜合競爭力繼續獲得提升。 對于營收的增長,桃李面包表示,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公司不斷鞏固營銷渠道,提高配送服務質量以增加單店銷售額,同時大力開拓新市場,不斷增加銷售終端數量所致。 在談及營業成本的變動時,桃李面包解釋道,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1.22%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長帶動成本增長,以及報告期內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及終端配送服務費用增長所致。 此外,桃李面包還指出,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3.76%,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管理人員工資及附加增加所致。而財務費用同比增加6726874.76元,則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利息支出增加以及上期產生外幣匯兌收益所致。 多次提及原材料價格上漲 中新經緯發現,桃李面包此前多次披露業績報告顯示營收增長,凈利潤下滑。 桃李面包在之前的業績報告屢次提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在其2021年年報中,桃李面包表示,“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大,將有可能對產品毛利率水平帶來一定影響! 不過面對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提問“請問針對近期原材料上漲,貴公司的面包產品是否會漲價?”的問題上,桃李面包僅表示“請關注我司對外披露的信息”。 圖片來源:上證e互動 西南證券此前指出,桃李面包整體毛利率略有下滑,主要由于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漲;終端配送服務費用增長。在費用率方面,去年同期公司其他收益、匯兌收益及理財收益較高,盈利能力持續承壓。 官網信息顯示,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沈陽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23日,主要經營面包及糕點、月餅,是一家致力于烘焙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綜合性公司。 二級市場方面,桃李面包股價較上一交易日跌2.31%,報收于13.96元。截至目前,其總市值為186.1億元。(中新經緯APP)07:42
V觀財報|負責人免職或停職,相關產品降價或撤網!白云山早間突發公告,啥情況?
中新經緯8月10日電 針對旗下三公司被通報虛增原料藥價格、虛抬藥價套取資金事件,白云山10日早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在全國范圍進行相關產品降價或撤網,并已經對三家企業相關負責人予以免職或停職處理。 白云山表示,2022年8月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網站發布了《關于天心制藥等3家企業虛增原料藥價格、虛抬藥價套取資金有關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锻▓蟆匪娴娜移髽I為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其為本公司的分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山制藥總廠”)、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其為本公司的子公司,以下簡稱“天心制藥”)及廣州白云山敬修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其為本公司的子公司,以下簡稱“敬修堂藥業”)。 公告披露,白云山制藥總廠、天心制藥和敬修堂藥業涉及撤銷掛網(與《通報》有關而主動或被動停止向公立醫院銷售,以下簡稱“撤網”)產品的毛利合計約為0.15億元、與《通報》有關而降價銷售之產品的毛利合計約為3.20億元,作參考之用,上述數字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的毛利額比例分別約為0.12%及2.45%;2022年第一季度,以上三家企業涉及撤網產品毛利合計約為0.12億元、降價產品毛利合計約為1.02億元,作參考之用,上述數字占本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毛利額的比例分別約為0.25%及2.13%。 白云山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本次《通報》事項,并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公司已經責成白云山制藥總廠、天心制藥和敬修堂藥業停止與相關代理商、經銷商的合作,全面整改營銷模式,在全國范圍進行相關產品降價或撤網,對違規操作的行為絕不袒護,堅決處理,并已經對三家企業相關負責人予以免職或停職處理。 據《通報》),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相關部門,根據相關線索,指導相關省對白云山制藥總廠、天心制藥和敬修堂藥業3家企業藥品虛高定價、套取資金進行專項調查。 經查,2017年至2021年5月,天心制藥等3家藥品生產企業為規避“兩票制”政策和監管,與下游50多家藥品代理商相互串通,對注射用頭孢硫脒等87種藥品采取用虛高價格采購原料藥的方式套現,并向下游藥品代理商轉移資金。涉及金額巨大,其中部分資金用于行賄醫務人員或特定關系人,開展藥品違規促銷。 套現的主要操作方式是,藥品生產企業與藥品代理商簽訂合作協議,在原料藥采購環節增加指定的“經銷商”,由“經銷商”按正常價格購進原料藥,提價數倍至十數倍再銷售給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生產企業以“原料藥漲價、生產成本高”的名義,將原料藥的虛高價格進一步傳導至出廠和投標掛網價格。原料藥“經銷商”受藥品代理商實際控制,將低買高賣原料藥獲得的差價收入套現,轉移至藥品代理商,供其實施醫藥商業賄賂。以注射用頭孢硫脒為例,白云山制藥(制劑廠)和白云山化學制藥廠(原料廠)屬同一集團,但制劑廠需要的頭孢硫脒原料藥不直接從本集團的原料廠采購,而是額外設置套現流程,由代理商控制的原料藥“經銷商”轉手,低買高賣給制劑廠并套現。制劑廠以原料藥成本高掩護注射用頭孢硫脒的虛高價格,使得藥品生產流通環節表面上符合“兩票制”等政策規定,逃避監管。 目前,天心制藥等3家企業按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對涉案的注射用頭孢硫脒等87種藥品進行價格整改,剔除現行價格中用于實施賄賂等虛高部分,平均降幅50%以上,部分品規被停止采購。廣東省責令天心制藥等3家企業以及關聯的其他企業全面整改營銷模式,停止相關違規操作。此外,對其中涉嫌違紀、違法、犯罪的人員,有關部門正在依紀依法查處。 國家醫保局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指導各省份,根據企業整改落實情況以及相關部門認定的違法違規事實,做好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工作,并配合有關部門持續糾正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請廣大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引以為戒,主動規范自身經營行為,恪守公平合理、誠實信用和質價相符的法定定價原則,為營造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和行業生態共同努力。(中新經緯APP)21:51
V觀財報|阿茲夫定片納入新冠診療方案!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中新經緯8月9日電 國家衛健委9日發布《關于將阿茲夫定片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通知》,將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納入新冠診療方案。中新經緯注意到,多家上市公司均有涉及。 真實生物攜阿茲夫定擬赴港IPO 8月4日,港交所披露上市申請書顯示,真實生物核心產品阿茲夫定為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的創新藥物,已分別于2021年7月及2022年7月獲國家藥監局附批準條件用于治療HIV感染及COVID-19,為中國公司研發的首個獲國家藥監局批準用于治療COVID-19的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 真實生物稱,上市募資用途擬包括:核心產品阿茲夫定治療HIV感染、HFMD及若干類型血液腫瘤的臨床開發;阿茲夫定治療COVID-19的制造及商業化(為采購阿茲夫定商業化生產所需的醫藥原料提供資金、為擴大平頂山生產廠房的產能提供資金)等。 真實生物還提到,已制定全面的商業化計劃,以快速啟動阿茲夫定的商業銷售。公司具備自行生產能力,年產能約為十億片劑阿茲夫定。 上市申請書還稱,鄭州大學將阿茲夫定核心專利的所有權利及國家藥監局有關阿茲夫定的任何現有及未來的批準轉讓予真實生物中國營運公司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河南真實),河南真實成為該等權利的唯一權利持有人。河南真實將負責后續臨床試驗及注冊工作并承擔與有關注冊及研發工作相關的所有成本。 定價方面,據河南日報微博,8月7日從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悉,目前,治療新冠肺炎的阿茲夫定片價格初定,每瓶不到300元,每瓶35片,每片1mg。 多家A股公司有所涉及 中新經緯注意到,開拓藥業、奧翔藥業、華潤雙鶴、新華制藥等均涉及阿茲夫定。 阿茲夫定片的原料藥廠家不多。8月9日,拓新藥業公告稱,子公司新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阿茲夫定原料藥生產線具備年產5噸的產能,已經具備量產的所有條件且已經能夠持續生產,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拓新藥業還提到,新鄉制藥是與制劑企業關聯審批的單位,是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格供應商,也是首家阿茲夫定原料藥的生產商。 此外,目前已公告與真實生物達成合作的還包括復星藥業、新華制藥、華潤雙鶴、奧翔藥業。 4月26日,新華制藥公告,成為真實生物阿茲夫定等產品在中國及經雙方同意的其他國家的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5月8日,華潤雙鶴公告,與真實生物簽署阿茲夫定《委托加工生產協議》和《戰略合作協議》。5月10日,奧翔藥業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與真實生物簽訂了《委托加工生產框架協議》。7月25日,復星醫藥公告,控股子公司與真實生物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航證券研報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呈現反復和不確定性較大的特點,新冠治療產業鏈,尤其是小分子口服藥產業鏈需求持續驗證。市場關注的重心已經由研發進展預期進入到業績兌現的階段,建議重點關注新冠產業鏈相關企業的商業化能力和綜合競爭力。(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21:19
V觀財報|飛鹿股份董事夏靈根遭免職!涉嫌受賄罪已被刑拘
中新經緯8月9日電 飛鹿股份9日晚間公告,董事夏靈根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刑事拘留。 飛鹿股份表示,公司于2022年8月9日收到董事夏靈根配偶通知,其收到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發出的《拘留通知書》(深南公(經)拘通字[2022]34248號):夏靈根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刑事拘留。 飛鹿股份強調,本次刑事拘留事項僅針對夏靈根個人,與公司無關。夏靈根為公司外部董事,未參與公司具體經營管理,公司各項經營活動不受影響。目前公司及子公司生產經營秩序正常,各項業務正穩步推進中。 隨后,飛鹿股份發布《關于更換公司董事的公告》稱,董事夏靈根因個人原因不便履行公司董事職務,因此公司董事會提請公司2022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免去夏靈根董事職務及其在董事會專業委員會職務。夏靈根原定任期至公司第四屆董事會屆滿之日。 飛鹿股份披露,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夏靈根還在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飛鹿嘉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飛鹿”)擔任董事,上海飛鹿將根據其實際情況召開董事會或股東會決定是否對其免職。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夏靈根未持有公司股票。 飛鹿股份2021年年報顯示,夏靈根出生于1982年3月出生,擁有工學學士與經濟學學士,2007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獲碩士學位。2007-2011年歷任天堂硅谷資產管理集團高級項目經理、浙江天堂硅谷潔能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硅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大區投資負責人;2011年-2014年廣東博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2014年至今任深圳博源東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廣州博源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Wind數據顯示,飛鹿股份是國內軌道交通涂料行業第一家上市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防腐涂料,防水涂料,地坪涂料等高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涂裝施工及涂料涂裝一體化業務。 7月12日,飛鹿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200-1850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50.7萬元。飛鹿股份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深化與重要客戶合作力度、以及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公司的營業收入較上年穩健上升。但是受國際及國內大宗物料價格走勢、疫情、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為:毛利率下降、財務費用增加、資產減值損失及信用減值損失金額增加。(中新經緯APP)20:33
V觀財報|芯片圈反腐風刮至A股!華芯投資一副總被查,波及6家上市公司
中新經緯8月9日電 中微公司9日晚公告稱,公司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獲悉,公司董事楊征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指定管轄,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工業和信息化部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北京市監委監察調查。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9日通報,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芯投資”)三人同時被查。通報顯示,華芯公司原總監杜洋、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楊征帆接受審查調查,投資二部原總經理劉洋接受調查。 中微公司9日稱,鑒于上述原因,公司董事楊征帆無法正常履職。楊征帆除擔任公司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外,未擔任公司其他任何職務,不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管理。該事項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等產生影響。 中微公司網站介紹,公司為集成電路和泛半導體行業提供高端設備和服務,總部位于上海。 據中微公司2021年年報,楊征帆,1981年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浙江大學學士,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碩士。2004年至2007年,就職于清華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至2011年,就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2011年至2014年,就職于開元(北京)城市發展基金有限公司;2014年至今,就職于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任投資一部高級經理、資深經理、投資三部副總經理,F任中微公司董事。 來源:中微公司年報截圖 中新經緯注意到,中微公司年報中披露的“在其他單位任職情況”中,楊征帆分別在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15家公司任職。而這15家公司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截至發稿,除中微公司外,長川科技、滬硅產業、拓荊科技、萬業企業、北方華創這五家上市公司均發布了楊征帆接受有關部門調查的公告相關公告。 長川科技、滬硅產業、拓荊科技、萬業企業、北方華創公告表示,楊征帆不能履行其在公司擔任的董事職責;楊征帆不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管理,該事項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等方面產生影響。 Wind顯示,截至2022年7月8日,中微公司共有股東49136戶;截至2022年4月20日,拓荊科技共有股東20134戶;截至2022年3月31日,長川科技共有股東25979戶;截至2022年3月31日,滬硅產業共有股東67541戶;截至2022年3月31日,萬業企業共有股東50198戶;截至2022年7月29日,北方華創共有股東86097戶。(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隔夜重磅】 拜登簽署芯片法案 據中新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9日在白宮...
Wind顯示,截至2022年7月8日,中微公司共有股東49136戶;截至2022年4月20日...
【隔夜重磅】 美股納指漲近2.6% 美國三大股指高開高走,全線收漲。福...
資產方面,國際原油微漲,WTI 9月原油期貨收漲0.53美元,漲幅0.56%,報94.4...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于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 并組織實彈...
上海港7月集裝箱吞吐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7月上海港預計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超...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31日,德國聯邦財政部長林德納公開呼吁經濟部長...